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亞洲特快》,最近美國媒體,軍方,乃至國會老爺們,在氣球事件的熱度之后,開始關心起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強大的北美防空網,為什么看不清頭上的氣球,或者搞不清頭上的氣球是誰的呢?
雖然大家現在都說美國瘋狂炒作氣球事件多少有點轉移對俄亥俄火車翻車事件的注意力吧,但咱們也得客觀的說,化學品泄漏確實是個短期影響很大的事情,但確實它也沒有部分自媒體說的那么大,甚至被認為可以和切爾諾貝利事件相提并論什么的,起碼還不足以影響到美國聯邦政府的政治安全,咱們隔著太平洋看他們熱鬧就行了。
但氣球這事兒本來確實也不應該鬧這么大,美國折騰這事情吧,更多的還是國內各方利益集團各取所需,這里面外交界,政界當然是有他們自己的目的,而軍方,其實這次推波助瀾,也多少是看到了這事情當中也有利可圖。
這里面第一條,那就是終于有個理由,讓國會老爺們重視一下咱們這北美防空司令部雷達系統老舊的問題了啊。
最近看美國《防務新聞》的報道,已經開始把話題往這方面轉移了,而且確實這事情也引起了老爺們的注意。據報道呢,就這件事,美國參議院也對五角大樓和政府官員進行了質詢,拜登還專門委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負責成立調查小組,專門對此事展開調查,以搞清楚美國是否在探測高空氣球能力上存在缺陷。
報道里面還順便提了一句,國防部和政府的官員們在國會老爺們的質詢當中,首先表示,雖然打下來的四個氣球當中有三個沒找到,但是肯定,肯定,百分之百,它們都不是外星飛船。
然后呢,他們就開始解釋為什么看不到氣球了。
北美防空司令部給國會的說辭呢,是說他們的雷達系統是按照冷戰時期的設計,主要針對的是飛機,導彈目標,所以對于高空近乎于沒有速度的小目標,也就是氣球,會在雷達后端處理的時候,被當作雜波過濾掉,所以沒能及時發現。
聽到空軍如此哭窮呢,國會老爺們也很動容啊,當場提出你們如果缺少雷達啊,傳感器啊,什么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我們自然會考慮給你們經費,這個沒問題。但是呢,你們也得回答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第一個氣球的時候你們反應那么慢,后面三個氣球你們反應就那么快?這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裝備問題???
空軍方面估計聽了也是一頭汗,趕緊找補,說這是雷達軟件設置上的問題,我們調整了軟件之后,就能及時發現氣球了。
那然后又有來自阿肯色州,牛仔味兒十足的國會老爺就提出,哈,我就知道,問題就在于你們軍人啊,武德不足,照我說,就應該把所有靠近美國的不明飛行物,統統給我擊落!
當然對此美軍就沒回答,畢竟質疑國會老爺的國際關系和航空安全常識不太合適。
但是上面提到的事情也確實會是個問題,只不過國防部這邊在質詢現場好像是沒想好怎么回答。不過稍后,知名英國專業刊物《飛行國際》就趕緊跨國來找補了,說如果調低了對高空低速目標的過濾標準,那么就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出現非常多的虛警,如果每個雷達發現的高空低速目標都要飛機過去看一眼,那美國本土的戰斗機可就要忙不過來了。
所以呢,他們認為,這事情其實凸顯了現有防空系統的問題,那就是在新時代,雷達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和防空指揮控制系統對于層出不窮的新概念空中目標缺乏針對性的設計。因為本來在現代,不管是低慢小目標,還是高慢小目標,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這次美國擊落的氣球里面就有一個已經被證實是美國自己的氣球了,如果按照國會老爺們那種激進的思路去搞,那完了,美國本來就是開放低空空域的,遲早會因為溝通問題造成空中慘劇,到那時又該怎么辦呢?
他們說的這個問題,美國空軍在這次國會質詢當中也提到了,他們稱之為“感知域差距”。
那么美國的防空系統真的落后嗎?先說結論:確實有點。
那下面先給大家說說北美防空司令部負責美國本土的雷達系統,這里主要說的是針對飛機目標的雷達,先不提他們的反導系統雷達, 因為這些雷達都是仰頭望天,對于飛機通?;顒痈叨鹊哪繕朔炊强床坏?,或者只能看到很近的飛機。
今天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雷達網,系統包括15部遠程預警雷達,型號為AN/FPS-117,其中11部部署在加拿大,此外還有39部短程警戒雷達,其中36部放在加拿大,這些雷達用于彌補AN/FPS-117雷達的低空盲區,型號為AN/FPS-124。
這些雷達系統構成了一條長4800公里,縱深320公里的控制區域,主要負責北極方向和美國東西兩岸的空中預警探測任務。
目前這套雷達網的遠程警戒雷達型號為AN/FPS-117,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這是一種三維搜索雷達,在水平面上為機械掃描,垂直面電子掃描,天線尺寸為7.3*73米,最大搜索距離470公里,最大探測高度30000米。
該雷達1980年研制完成,目前也是北約各國和美國對外出口的主力遠程搜索雷達,我國臺灣地區也使用此型雷達,只不過因為他們的雷達是相當早批次,以至于出現了大家熟悉的“消失性商源”問題,也就是美國早就已經不生產這種早期批次雷達上使用的部分電子設備了,結果臺軍無法獲得這些設備的零備件,所以這兩年他們花了幾億美元,請美國將他們的雷達升級為最新型號。今年美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16臺這種雷達。
應該說,雖然研制年代比較早,但經過多年來不斷升級改進,這種雷達的技術性能在同類型的雷達當中還算是不錯的,最新改進型還針對低雷達反射面積目標,也就是隱身目標進行了改進,也算是與時俱進了吧。
但畢竟這就是一種魔改老裝備,和新世紀以來中國在國土防空系統中廣泛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是比不了的。
按照洛克希德方面的說法,和美國、加拿大在未來幾年中軍費預算中的開支情況,這些雷達也將會進行最新一輪的升級,不過這次應該說只是一次小升級,某種意義上只能說是在補丁上面再疊個補丁。
不過這么個小升級項目,加拿大也開列了60多億美元的預算。
其實北美防空預警網雖然說承擔了大量的任務,也一直在進行小修小補,但確實在新世紀新環境下,它還是不可避免的顯得有些老了。
畢竟冷戰結束以后,美國本土受到的空中威脅,幾乎約等于沒有嘛,俄羅斯空天軍的遠程航空兵部隊恢復比較頻繁的飛行,那也差不多是2012年以后才有的事情了。
所以呢,此前相當長時間里面美國都是把精力放在了國防部,或者說陸軍馬鹿的反導局這里,在全國乃至海外軍事基地部署了大量的鋪路爪,和其他更新型的反導雷達系統,但這些系統,正如我們前面說過的,它們對于防空的貢獻不多。
所以雖然有911事件這么個大事發生,北美防空系統也沒有得到全面的改善,仍然是對冷戰時代以來一直沿用的兩種雷達進行持續的升級,而沒有研制開發全新一代的防空雷達系統。
探測系統比較老,那么美國本土的防空作戰能力又夠了嗎?
其實也是有點問題的,美國目前的國土防空基本上完全依賴制空戰斗機,冷戰時期美國有大量的F-106截擊機,后來逐步被F-16戰斗機取代,而同時部署在阿拉斯加等地的空軍F-15和后來的F-22,實際上也承擔國土防空任務。
但陸基的防空導彈,尤其是遠程防空導彈,美國基本上就沒怎么在意,其“愛國者”防空導彈都是陸軍師級部隊下轄的防空部隊裝備,沒有在本土大量部署。而“薩德”導彈本身就沒有打飛機的能力。
結果就是,自從“奈基”導彈退役后,美國本土防空就完全依靠戰斗機了,目前在美國執行國土防空任務的長期固定部署的防空導彈大概主要就是用來保衛華盛頓的幾套NASAMS防空導彈了。
用戰斗機執行防空任務當然是很好,但問題也是很明顯的, 尤其是在對付高空目標的時候,戰斗機需要進行復雜的機動,反應速度顯然是沒有遠程導彈來的快的。
而美國空軍機隊的發展也給北美本土防空出了難題,美國空軍的F-22性能雖然很好,但數量畢竟有限,而F-35顯然不是一種合適的國土防空戰斗機,因為飛行速度太慢了,趕不上趟啊。所以美國沒法用F-35平替他們國土防空的主力機型F-16,沒辦法,誰叫當初F-35被設計成了肥電呢?
當然了,現在而今眼目下,北美防空司令部面對的主要威脅還是從北極方向飛過來,發射巡航導彈的俄羅斯圖-95、圖-22M3和圖-160轟炸機,憑F-15、16和部分F-22還是足以應對的。
但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啊,未來如果有一種具備類似B-21的全向隱身能力的戰略轟炸機,帶著高超聲速導彈飛過來,你現有的機型還能攔截嗎?
而且現在這次美國人攔截的幾個氣球,飛行高度也就兩萬米以下,但未來氣球的飛行高度是可以上到4萬,5萬米的,那甚至都超過AN/FPS-117的最大探測高度了呀,怎么應對?
當然了對于這種遠程雷達來說呢,最大探測高度其實主要是受到高空電離層反射的影響,如果對后端算法加以改進是可以過濾掉這個影響的,所以理論上它也是能看到4、5萬米高度的氣球的,只不過探測距離方面還是要打折扣的,但這不是也就是說,還得花錢嗎?
所以呢,如果美國真的要追求北美防空固若金湯,那他們需要的投資可不是幾十億美元這個級別的。
光是全新研制兩種性能先進的預警雷達,替換現有AN/FPS-117和124,那需要的資金就起碼要幾百億美元。然后再重新開發陸基的遠程防空導彈,就算是用最省錢的辦法,直接把海軍的“標準6”導彈搬到陸地上部署吧,數量最少部署十幾個連吧,那需要的資金大概就是上千億美元。然后再算上戰斗機的改進,那要花的錢可就更多了。
所以國會老爺答應為空軍申請資金這話吧,大概多少是沒想明白空軍真的要達到他們的要求,得花多少錢吧?
其實我倒是想到個招,當年美國F-106戰斗機就是在自動化防空指揮系統控制下執行“半自動截擊”任務的,基本就相當于一個飛行的導彈掛架,和蘇聯防空軍當年米格-23P的狀態也差不多。
那都21世紀了,干脆,美國人也別干等NGAD這現在還沒譜的第六代戰斗機了,反正你這防空系統主要的任務依然是攔截遠程轟炸機,順手對付一下高空氣球之類的目標。
那干脆,弄個無人截擊機算了,另一邊反正你空軍的E-7預警機也搞得吭吃癟肚的,E-3預警機也老得不像話,那干脆吧, 預警機也弄個無人的。
哎,以后北美防空司令部,天上飛著幾個大型無人預警機,指揮著一群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帶有先進雷達的高速無人截擊機,又省錢,又省事,多好啊。
何必還抱著冷戰時代留下來的這科技遺產繼續對付呢?
要做夢就要做個大的??!
美國人是不是想過這個方案,咱們不知道,但是呢……如果有人實現了類似的國土防空系統,那到時候美國人可別太驚訝哦。
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里,感謝您的收看,咱們下次再見吧。